特朗普瞄准欧盟科技监管 欧美数字博弈升级。8月29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特雷莎·里韦拉公开呼吁欧盟以“勇敢姿态”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数字监管领域的施压,明确表示不能屈从于他国意志。这一表态标志着欧美在数字治理与贸易领域的矛盾全面升级。此前,特朗普曾以关税、芯片出口限制甚至官员制裁相威胁,试图迫使欧盟放弃数字监管法规,而欧盟则通过拒绝妥协和考虑报复等行动,坚定捍卫自身科技治理主权。
8月下旬,特朗普政府率先打破欧美贸易协商的脆弱平衡,以“数字监管歧视”为由发起强硬施压,欧盟则迅速形成多层级反制立场。8月2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警告称,若不撤销针对美国科技企业的“歧视性措施”,将对其出口美国的商品加征额外高关税,并限制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出口。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政府已在酝酿对推动欧盟数字法案的欧盟及成员国官员实施制裁。这些威胁直指欧盟近年来推进的《数字市场法案》和《数字服务法案》,这两项法案对谷歌、Meta、亚马逊等美国科技巨头形成约束,而特朗普政府将其定性为“贸易壁垒”。
面对施压,欧盟从官方到成员国层面迅速回应,核心围绕“主权不可让渡”展开。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里韦拉明确表示,尽管欧盟在对美贸易谈判中保持友好姿态,但绝不能接受特朗普政府的任何不合理要求,甚至直言应准备好放弃已达成框架的贸易协议,以保护欧盟科技监管法规。发言人葆拉·皮尼奥强调,规范本土经济活动是欧盟主权权利,数字监管问题与欧美贸易协定无关。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提出欧洲应考虑对美国科技公司采取报复措施,为欧盟层面的反制态度提供了成员国支持。
此次数字监管冲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建立在8月21日欧美达成贸易协定框架的背景之下。该框架涵盖农产品市场准入、汽车与飞机等工业品关税、芯片半导体合作等多个领域,但并未涉及数字监管这一核心分歧点。欧盟始终将数字治理视为内部主权事务,而美国希望通过贸易协议捆绑数字监管议题,迫使欧盟让步。这一未解决的分歧最终成为特朗普政府后续施压的突破口,也让此前达成的贸易框架面临随时破裂的风险。
此次欧美博弈的本质是欧盟对“数字治理主权”的捍卫与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与科技手段维护“科技霸权”的冲突。欧盟通过一系列法规构建起一套独立的数字治理体系,旨在约束科技巨头的垄断行为、规范在线内容安全并通过数字税确保跨国科技企业公平纳税。对欧盟而言,这套体系是维护内部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与本土企业利益的关键,也是其在全球数字治理中争夺话语权的基础。而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实质是为了扫清美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监管障碍,保护其盈利模式与市场地位。
这场博弈不仅可能改写双方此前达成的贸易框架,更将对欧美整体关系及全球数字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短期内,若欧盟坚持放弃贸易协议保监管,8月21日达成的贸易框架可能沦为“空文”,双方在多个领域的贸易合作将再度停滞,甚至引发“关税报复战”。长期来看,这场博弈将重塑全球数字治理的权力格局:若欧盟成功顶住压力,其数字治理模式可能成为更多国家的参考样本,推动全球数字监管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反之,若美国施压奏效,将强化其“科技霸权”,导致全球数字治理进一步向“美国标准”倾斜。此外,欧美分歧也为其他国家在数字治理领域提供了战略空间,可能加速全球数字治理体系的重构。
第二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